苏州文脉——虎丘书院的前世今生
引力播 2018年02月09日 16:56:53

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,士人们在这里讲授、研究学问,书院的教学是采取自学、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,它最大的特定就是教育和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,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。书院制度萌芽于唐,完备于宋,废止于清,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。
时过境迁,没落的书院如今又逐渐恢复了起来,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国学书院,曾经在古代书院中代代相传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又开花了。今年1月,CETV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国学首度发起了首届“十佳书院”评选活动,把国学书院又一次带进人们的视野中,而苏州的虎丘书院就名列其中。
南宋时期,范仲淹在苏州兴建府学,先后建有53所书院,其中坐落于虎丘山麓的和靖书院是苏州最早的书院,即现在的虎丘书院的前身。范仲淹天下为公的办学理念吸纳了各地求学的贤人志士来到苏州,来到虎丘书院交流讲学。
古代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,唐宋以来,它为中国的教育、学术、藏书等文化事业的发展,对民俗风情的培植、思维习惯及伦常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过重大贡献。兴建后的虎丘书院沿袭着古代书院藏书、讲学、交流的教学模式,让范仲淹天下为公的思想一脉相承。而为了顺应当代教育发展的脚步,
虎丘书院融合了现代教育的内容和形式,形成了新国学并把它带出书院,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。

(来源:引力播;编辑/黄河清)